愍皇后萧氏(杨广皇后萧氏一生)

长孙皇后和萧皇后,同样身为皇后,历史对于两人的评价却大不一样。谈起长孙皇后总是可以用一个贤字概括,但说起萧皇后,也许是受到了隋炀帝杨广的影响,所以萧皇后所伴随的标签也多是祸国殃民、红颜祸水。但正史之中对萧皇后的评价还是很客观公正的,魏征评价说:“二后,帝未登庸,早俪宸极,恩隆好合,始终不渝。文献德异鳲鸠,心非均一,擅宠移嫡,倾覆宗社,惜哉!”;魏征的话语之中,多有惋惜之词,在了解过真实的萧皇后之后,相信我们也会发出这般感慨。

萧皇后的另外一面,不过小女子,何处惹尘埃?

隋炀帝皇后萧氏

天生帝王妃

追溯根源萧皇后是南梁政权建立者萧衍的后代,《北史》记载:“炀帝愍皇后萧氏,梁明帝岿之女也。”;萧皇后是梁明帝的女儿。但从小萧皇后就未曾感受过父母之爱,江南流传风俗,二月出生视为不祥。梁明帝不忍女儿流落,所以只能过继给自己的弟弟作为女儿。但孤独伴随着萧皇后,仅仅只是过去一年,萧皇后的养父母便双双离世。《北史·卷一十四》记载:“未岁,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就这样萧皇后又一次颠沛流离,过继给了亲舅舅抚养。

萧皇后天生就与皇室有缘,自己出身高贵是公主,但因命运问题无法享受公主待遇。上天的补偿是公平的,在隋梁联姻的过程中,算命先生言定萧皇后贵不可言,就这样萧皇后嫁给了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成为了王妃。婚后生活还算如意,杨广评价萧皇后是“夙禀成训,妇道克修”;事实也是如此。萧皇后不但是对杨广恪守妇道,而且深得婆婆独孤皇后喜欢。原因很粗俗,但却合乎常理。刚嫁给杨广不就便怀有身孕,而且还是男孩。

影视剧中的萧皇后

《北史·卷七十一》中记载:“初,文帝以开皇三年四月庚午,梦神自天而降,云是天神将生降。寤,召纳言苏威以告之。及闻萧妃在并州有娠,迎置大兴宫之客省。”;在萧皇后怀有第一子时,隋文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天神即将降生,随后便得知了萧皇后有孕的消息,这何尝会不让做父母的的隋文帝、独孤皇后高兴呢?况且独孤皇后重视嫡妻身份,看到杨广和萧皇后两人恩爱有加,自然是满心欢喜。

双方面的旺夫

旺夫是一个很玄幻的词语,说来未免有些俗气。但萧皇后得天独厚的优势都为丈夫杨广赚够了政治资本,从被动方面来说,萧皇后是梁朝的公主,促进了梁朝和隋朝的友好关系。《剑桥隋唐史》当中就曾说到,杨广坐镇江南时能够拉拢世家大族和佛教高僧时,于萧皇后出自梁朝不无关系。同时主动方面萧皇后也足以称得上是一位贤内助,《隋书》记载:“王因召衍,阴共计议。又恐人疑无故来往,托以衍妻患瘿,王妃萧氏有术能疗之。”;杨广下定决心夺嫡时,需要与郭衍密谋,但长期来往自然引起怀疑。这时候又是萧皇后站出来,以为郭衍妻子治病为由,这才打消了隋文帝的怀疑。

影视剧中的萧皇后

在了解婆婆独孤伽罗的喜好时,萧皇后更是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力表现出贤妻良母的姿态。《北史》中记载独孤皇后曾说:“又其新妇亦大可怜,我使婢去,常与之同寝共食。”;面对母亲的访视,萧皇后总是陪伴宫人一同寝食,并无差异,这着实感动了独孤皇后一把。除此之外舆论造势萧皇后一样是处理到位,连隋文帝都以为“晋王妃有神凭之”;可见里里外外萧皇后的表现都是在为丈夫考虑,这也是杨广能如愿成为太子的重要原因。

温柔劝诫

隋炀帝的评价中有一条是荒淫无道,这背后的真实性难以抉择,但隋炀帝和萧皇后的感情值得相信。曾有一次萧皇后感染疾病,几乎垂危。《续高僧传》中记载:“王遣开府柳顾言等,致书请命愿救所疾。顗又率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杨广为祈福萧皇后好起来,请求高僧连续七天念经诵佛,等到萧皇后好转时,杨广更是高兴的大肆庆祝。夫妻情深是从细节入手的,能心有牵挂自然是源自内心的情感流露。

萧皇后

等到杨广继位时,杨广在多方面的行为上都有所诟病。《北史》记载:“时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措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焉。”;身为一国之母的萧皇后也没有安享清福,时刻都在想着如何劝诫。对此还作下《述志赋》来委婉的劝诫,希望扭转丈夫的势头。显然隋炀帝并没有听进去,变本加厉下丢了江山。

贤妻良母

与世人所了解不同的是萧皇后的真实面孔,历史规律中多以女性为江山覆灭的最终魁首,萧皇后也不例外。然而层层剥去萧皇后身上的疑云,所还原的是一位为丈夫为家庭考虑的小女人,没有心系天下的情怀,没有过人的政治手腕,唯一有的只是为丈夫好的一片诚心。在家庭上萧皇后更是尽心尽责,赢得婆婆欢心,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但凡是女子该有的责任,萧皇后都履行到位。而且最能体现一个女子的温柔贤惠,从孩子的教育上就可见一二。

隋文帝

《隋书·卷五十九》中记录下了杨昭和隋文帝爷孙之间的故事,记载写道:“三岁时,于玄武门弄石师子,高祖与文献后至其所。高祖适患腰痛,举手凭后,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皇爷爷因腰疼举手搭在妻子独孤皇后肩上,三岁的杨昭就懂得回避,一连数次,宛如小大人一样善解人意。除此以外一次隋文帝和孙儿开玩笑,说要为他娶妻,谁知杨昭应声哭泣。《隋书》记载:“惧将违离,是以啼耳。”;害怕不能时刻陪伴爷爷,所以才伤心难过。这一丝温情,无疑让身处皇宫中的隋文帝久违得感受到亲情温暖。

萧皇后

子能如此,又怎么会没有父母的培养在其中呢?隋炀帝以好大喜功、荒盈无道为人生划上句号,但儿子怎么判若两人?显然这背后是萧皇后的功劳。纵观萧皇后一生,虽有一些妇道人家的短见,例如不敢直言劝谏杨广,但更多的还是一个默默为家庭付出的女子形象,这般贤后,不应该被历史的尘埃所遮盖,更不应该被视为隋朝灭亡的根源,她不过是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