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为什么去苏联

前言

贺子珍曾说:“我不怨毛主席,一切都怨我自己,我当时太过年轻,不懂事,我一心只想去苏联把身体养好,再学习几年,就回来,我还想为党做点工作,可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贺子珍

贺子珍毅然决然去苏联

1928年,毛泽东同贺子珍结婚了,二人婚后的生活虽然也会有小吵小闹,但是日子过得还算是融洽,可在1937年,随着一位外国友人史沫莱特的到来,他们原本融洽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月底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就来到了延安,准备进行为期7个月的采访,因为她是中国革命队伍中第二位来华采访的外国记者,并且是通过宋庆龄和斯诺介绍的,所以她的到来得到了中共中央的特别重视。

史沫特莱的到来,给那时的中国带来了不少鲜艳的色彩,她不仅联系促成了白求恩大夫的援华,还倡导组织了灭鼠运动、节育运动以及在当时声名大噪的交际舞活动。

可在延安交际舞兴起不久后,很快就引起了革命队伍中女将们的集体反对,这其中也包括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

毛泽东一开始虽然不跳舞,但是因为他与史沫特莱和翻译吴光伟有较多的接触,不得不经常去舞场。

据史沫特莱回忆:“毛泽东常常到我和我的翻译同住的窑洞中来,我们三人会一起吃饭,纵谈几个小时,因为他从未出过国,所以他总是会提出很多问题,我们会谈到印度,谈到文艺,他也会用一口湖南腔,试着和我的女秘书学习北京官话,和我学英语、英文歌。”

这样一来,毛泽东和史沫特莱等人长期的接触,也让贺子珍起了疑心。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延安

一天,贺子珍外出归来路过史沫特莱的房间时发现,毛泽东和翻译吴光伟坐得很近,面对面正在谈话,两人聊得很是欢快,看到这一幕的贺子珍,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怒火,直接冲了进去。

瞬间,窑洞里的气氛变得紧张了起来,谁也不再说话,还是吴光伟起身打破了“僵局”:“贺子珍,请坐,来,来。”

吴光伟一边说着,一边走向贺子珍,想要拉她坐下,可贺子珍却厉声厉色地说道:“还来呢,我就是为你才来的,我不是为你,我也不来这里!”

许是怒火中烧,贺子珍直接挥起了拳头,打在了吴光伟的脸上,史沫特莱见状,也不管贺子珍是毛泽东的妻子,直接和贺子珍动起手来,为自己的翻译打抱不平。

正当史沫特莱准备向贺子珍再次动手的时候,毛泽东直接呵斥道:“子珍,你干什么?”接着又对史沫特莱说:“你不准再打了,有什么话,对我说。”

说着,毛泽东觉得既有些扫兴,又有些尴尬,赶紧就把贺子珍拉回了家。

事后,吴光伟向有关部门反应了贺子珍打人,但有关部门并没有对此给予一个详细的处理意见。

与此同时,贺子珍也觉得很是委屈和气愤,委屈的是自己被打,愤怒的是自己并没有得到安慰。

本来,夫妻之间产生一些误会就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双方冷静下来,加强沟通与交流,把事情都解释清楚,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毛泽东和贺子珍合照

可贺子珍却是一个性格内向且固执的人,她将痛苦都埋在心底,直接让自己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烦恼和痛苦之中。

在那段日子里,贺子珍想了很多,她想到自己的身体因受弹片的影响,长期处于痛苦之中,她很想动手术将藏在自己身体中的弹片取出,早日恢复健康,可当时的延安却做不了这样的手术,于是贺子珍决心去上海。

这时,贺子珍发现自己又一次怀孕了,孩子的到来更加坚定了她离开延安的决心。

很快,贺子珍便向组织上申请了要去上海的报告,毛泽东得知贺子珍要走,便极力挽留她,他心里清楚,贺子珍要离开与自己也是有关的。

毛泽东也对贺子珍说了些掏心掏肺的话语,但面对毛泽东的召唤,贺子珍依旧无动于衷,虽说贺子珍是个性格温柔的人,但她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她外柔内刚,更多的是一种倔强,一旦她对某个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后,哪怕是天王老子来都不会让她回头。

就这样,贺子珍将自己出生还未满一岁的女儿娇娇托付给了奶妈,自己一个人走了,可这时的上海已经沦入了日军的手中,她只能在西安先待着。

虽然在西安的日子里,毛泽东也曾捎口信希望贺子珍回去,贺子珍也很惦记毛泽东,但是她却依旧不愿回去,而是让人给毛泽东捎去了一条她自己做好的棉被。

贺子珍在西安住的这几个月里,共产国际代表从苏联经新疆、西安到了延安,贺子珍从中也得到了启发:既然上海已经去不成了,也可以去苏联。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毛泽东和贺子珍

就这样,贺子珍从西安辗转到了中共驻新疆办事处,在她等待苏联的飞机时,毛泽东再次托人捎口信来,可这一次依旧没能挡住贺子珍的决心。

多年后,当人们谈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心里都充满了惋惜,哪怕是贺子珍自己想起这段往事,眼神里面都是悔恨。

贺子珍:谢谢毛主席给了我回国的机会

的确,贺子珍想得太过于简单了,很快她就为自己冲动的行为付出了让她难以承受的代价。

1938年10月,贺子珍从中国来到了莫斯科,初到莫斯科的她对于那里的一切都是非常新奇且充满希望的。

为此,贺子珍怀着乐观且热烈的情绪,给远在中国的毛泽东写了第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大致都是保平安的话语,又把她在莫斯科的所见所闻都写在了里面。

来到莫斯科没几天,贺子珍就跑到医院,想要动手术取出身上和头上的弹片,可当医生给她做了全面的检查后,发现这些弹片已经和头骨、肌肉等都长在了一起,是不可能取出的,这就意味着贺子珍一生都要忍受弹片带来的痛苦。

在来到莫斯科没有多久后,贺子珍一直用“文英”的名字来生活,她并不想让别人把她当作一个有特殊身份的人,无论有什么困难,也从不开口申请照顾。

很快,她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子,即便是没有保姆为她分担生活的担子,但是在贺子珍看来,即便生活很苦,但依旧充实。

当时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苏联,每到周末的时候,贺子珍就会把两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来,贺子珍还会用自己的津贴给他们买一些好吃的,在异国他乡,能有这么一份亲情的欢乐,贺子珍对此很是满足。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贺子珍

在贺子珍生完孩子没多久后,毛泽东就发来一封电报,电报内容依旧是希望贺子珍可以回延安去。

虽然此时贺子珍已经不再同毛泽东怄气了,可是她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苏联,学习也已经开始了,怎么样也得把这个学期课程学完再回去。

于是,她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她在苏联生了一个男孩子,长得很像他,在这里的学习已经开始,不想半途而废,要等两年后学成再回去。

幸福、安乐的日子并没有光顾贺子珍太久,她在莫斯科生的儿子,在十个月的时候,因感冒引起了肺炎,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太差,抢救不及时,孩子就夭折了。

这个消息对于贺子珍来说算得上天大的打击,在她看来,孩子的死就是因为她没有尽到当母亲的责任。

可祸不单行,正当她沉浸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时,一个让她备受打击的消息再次传来:毛泽东同江青结婚了。

这时的贺子珍才赫然明白,自己当初的举动是多么的荒诞、可笑,才会让自己真的失去挚爱,如今的贺子珍,不仅失去了儿子,还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这种痛苦让她心如刀割一般。

自此,贺子珍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毛泽东和儿子的身影一直在自己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让她彻夜难眠。

没过多久后,毛泽东得知了贺子珍在苏联的情况,决定将他们膝下仅有的女儿娇娇,送到苏联陪伴贺子珍。

女儿娇娇的到来的确让贺子珍的心情有了好转,但1941年6月,德苏战争爆发,战争很快再次改变了贺子珍原本平静的生活。

战争初期,德军快速推进,很快就兵临莫斯科城下,莫斯科里的人们也因此几乎断炊,每天只能得到很少的一点面包,津贴补助这些更是直接停止了,贺子珍也因此得自力更生,挣钱去买配给的口粮。

贺子珍的任务是打毛衣,这对于她来说本不是什么难事,但因为数量过多,想要按时完成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贺子珍和李敏

虽然在苏联,孩子从来都是受到特殊照顾的,但是500克的白面包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毛岸英和毛岸青是远远不够的,两个孩子常常带着饥饿的肚子来到贺子珍的身边寻找吃的。

为此,贺子珍只能从自己只有300克的面包中抠一点出来,留给他们吃,但即便是如此,依旧缓解不了饿肚子,贺子珍只能用一些闲暇时间来开荒种菜。虽然吃得不是很多,但是也足够让孩子们能填饱肚子了。

一次,贺子珍听说娇娇在国际儿童院里生病了,可能是感冒,但是儿童院内有一条规定,不是节假日,不许家人探望,可娇娇是贺子珍在莫斯科的全部,她听到女儿生病了,自然是忍不住的,再加上小儿子就是因为感冒引发了肺炎才离开了自己,为此贺子珍十分害怕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想到这里,贺子珍直接来到了国际儿童院,此时的娇娇正在睡觉,她直接抱起孩子想要抱回去自己照顾。

可她的动静直接惊动了在值班的保育员,保育员看到贺子珍要把孩子带走,不答应,最后两人在走廊里大吵了一架,最后,贺子珍也没能拗过保卫员,只能只身一人回家了。

许是一晚上的折腾,娇娇的病情加重了,住进了医院。可即便是来到医院,娇娇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很快就转成了肺炎。

医院当时因为缺乏物资,并没有能将娇娇的病治好,医生甚至还告诉贺子珍说娇娇已经没法救治了,直接就将娇娇推到太平间的副室。

贺子珍听到这个消息,心瞬间凉透了,她直接跪在了医生面前,苦苦哀求医生救救娇娇。

可医生并没有理会贺子珍,贺子珍也明白,医生不会再帮助自己治疗娇娇了。贺子珍决心自己把娇娇救活。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贺子珍和李敏

说完,贺子珍就回到家,拿出自己仅有的几件之前的衣服卖掉,买了一小包白糖和一瓶奶粉,回到医院,来到娇娇的床头,给娇娇喂起了牛奶。

可是娇娇当时不省人事,牙关紧咬,连一滴水都喂不进去,贺子珍很是着急,最后她只能拿小勺子一点一点地插进娇娇的嘴里,慢慢往上抬,很快娇娇就喝完了一瓶牛奶。

很快,在贺子珍的精心护理之下,娇娇保住了一条命,虽然娇娇已经清醒了,但是她的身体依旧很是虚弱,吃点东西就想吐,每次吃的都很少,为此,贺子珍每天都给娇娇做六七顿饭,想尽办法让娇娇多吃一些。

国际儿童院的院长见娇娇已经能下床了,就要她回到儿童院去,过集体生活,她还要求贺子珍赶紧开始工作。

可贺子珍知道娇娇的身体并没有好,于是她哀求院长,让孩子在家里再住一段时间,等完全好了再去。

院长听到这样的话,直接开始对贺子珍破口大骂,说的话也很是难听,贺子珍也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直接和院长争吵了起来,本来院长和贺子珍关系就不太好,如今这么一吵更是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院长见贺子珍和自己顶撞,怒斥道:“我看你今天是疯了,我要叫人把你送到疯人院去。”

果不其然,过了没两天,有几个穿着白衣服的大汉闯入贺子珍的家里,不分青红皂白地被拉走了,当时,女儿娇娇还躺在床上,贺子珍想要跑到床边,保住女儿,可一切都来不及,她就被拽到了车上。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贺子珍

刚开始进去的时候,贺子珍还抱着希望去找医生、找领导,向他们说自己没有病,并哀求他们放自己回去。

可很快贺子珍也明白了,进了疯人院后,自己说的话是没有人相信的。

为了能尽快从疯人院出来,贺子珍周密地分析自己的处境,有步骤地采取相应的对策,装出一副配合医生治疗的样子,为此,贺子珍吃的药也较少,医生对她的关注度也相对较低,她常常会把在把药片吃进去后,就去厕所吐掉。

虽然贺子珍十分配合医生的治疗,但是她并没有被放出去,在医院里,贺子珍反复检讨自己的过错。

她认为自己应该回中国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贺子珍采取了很多办法,其中配合医生就是其中一项,最后医生们也都认为贺子珍神志清楚,不像是精神病,便给了贺子珍多于其他病人自由活动的时间。

接着,她又争取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和理解,她让他们知道,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而是中国的一个共产党员,她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来到苏联的。

没过多久后,治疗她的医生就暗示说:“你的病已经好了,可以出院了,不过医院有规定,病人出院要有人接,有人担保。”

这一句话,给贺子珍带了极大的希望,但是也很快就开始发愁了,毕竟她在医院里,担保人去哪里找呢?

贺子珍思虑良久后,她找来一个态度还算温和的女护士,要了邮票、信纸和信封,将信邮到了一个中国侨民极多的地方。

自从信发出去后,贺子珍每天都在盼望中度过,不久后,接她的人终于来了。

接贺子珍出院的是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那是1946年夏天,王稼祥在夫人的陪同下,来到莫斯科治病,他们在到达后,就开始打听贺子珍的下落。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王稼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稼祥托人打听之下,他得知了贺子珍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娇娇还在国际儿童院。

很快,王稼祥就从精神病院将贺子珍接了出去,贺子珍出院之后先去见了自己的女儿娇娇。

一天,王稼祥与贺子珍谈话时,问她:“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我要回国!”贺子珍说这句话时,没有一丝犹豫。

“很好,不过这一切都得经过组织手续来办,这事关系到毛主席的家庭问题,必须请示毛主席。”

很快,王稼祥就起草了一份电文,把贺子珍目前的状况以及她要求回国的意见,详细作了汇报,电报直接打给了毛泽东,上面写了“请毛主席批示”的字样。

不久后,毛泽东的复电来了,上面只有四个字:“完全同意。”

王稼祥收到回电后,立刻通知了贺子珍,贺子珍很高兴地说:“谢谢毛主席给了我回国的机会。”

就这样,贺子珍带着娇娇还有毛岸青回到了中国。

毛泽东不同意把贺子珍送到西北

1947年,贺子珍回到了哈尔滨,在这里她和娇娇、毛岸青度过了两年平静且幸福的时光。

可1949年时,毛泽东提出了要将娇娇接到他身边读书的想法,在征求贺子珍的意见时,贺子珍并没有丝毫犹豫,很快就同意了这件事,在给两个孩子打包行李的时候,贺子珍心里依旧是欢喜的,因为她也希望孩子可以早日见到自己的父亲。

可真的当娇娇和毛岸青走后,贺子珍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孩子走了没多久,她的思念就已经很深了,因此也开始彻夜难眠。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毛泽东和李敏

于是,她决定给毛泽东写一封信,表达对女儿的思念,虽然未能得到毛泽东的亲笔信,但是却收到了娇娇的来信,此后,娇娇经常给贺子珍写信,虽然只有那几句话,可在贺子珍看来这些信就是她的希望。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让娇娇每到寒假的时候,就去和妈妈贺子珍待上一段时间,娇娇也因此成为了父母之间彼此了解的小信鸽。

1959年,贺子珍和毛泽东在分开21年后,在庐山再次相见,可这一次会见完后,贺子珍病倒了,毛泽东在得知此消息之后,用一架专机把娇娇送到了南昌看望贺子珍。

在娇娇的精心陪伴下,贺子珍的身体也逐渐好转了起来,面对母亲的身体,娇娇心疼不已,于是她向父亲毛泽东提出要来母亲身边照顾母亲的事情,毛泽东虽然不舍女儿离开自己的身边,但是他心里清楚贺子珍的身体状况,便也让娇娇代他好好照顾贺子珍。

贺子珍每年夏天都会外出避暑,虽然娇娇依旧不能长久地陪伴母亲,但是她会利用这个机会,陪着母亲到各地去转一转,而一年一度夏天的时候,便是贺子珍最开心、快乐的时候。

1966年,在江青的授意下,陈伯达和汪东兴提出要把贺子珍从上海迁徙到西北去。

汪东兴心里很清楚陈伯达的意思,于是,很快他就将此事告知了毛泽东。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江青和毛泽东

毛泽东表示:“把贺子珍搞到西北去,人搞走了,思想搞得走吗?她是有思想的人嘛。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嘛,我不同意,这是谁出的主意?他们有本事他们干,我不同意。”

贺子珍也因此一直留在上海,没有去西北。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痛苦心酸的一年,1月,受人民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不久后朱委员长也与世长辞了,进入夏天时,毛主席也进入了病危阶段。

当时,在丈夫孔令华驻地的娇娇接到了毛新远打来的电话,在得知父亲病重后,她立即赶回北京去见了爸爸。

娇娇再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已经不能进食了,看到父亲的样子,娇娇的眼眶瞬间红了起来,只见父亲颤抖地伸出一只手,想要拉住娇娇,娇娇会意,赶紧把自己的手放在父亲的手中。

虽然毛泽东此时声音十分微弱,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埋怨”娇娇不常来看自己,在临走时,毛泽东十分艰难地用自己的右手,比出一个圆的姿势,然后轻轻的说了一句话,可娇娇并没有听清楚,也就没有回答父亲的话。

1976年9月9日,伟大人民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而这也成为了娇娇最后一次同父亲见面,她一直都未能理解父亲最后的手势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江青欲把贺子珍送往西北,毛泽东:她是有思想的人,我不同意

图|李敏和孔令华带着母亲贺子珍去毛泽东纪念堂

直到多年后,在与挚友谈起此事的时候,挚友的一句“你爸爸会不会是询问你妈妈贺子珍的情况?”直接点醒了娇娇。

的确如此,想到这里的娇娇开始后悔起来,她觉得自己未能理解父亲的苦心,也没能满足他的最后愿望。

可在毛泽东去世时,贺子珍并没能亲自去看一眼毛泽东的遗容,这让她很是痛心,为此,她还曾对娇娇说:“你们的爸爸走了,他临终时连儿女都不在身边,送送他,好可怜啊!”

直到1976年9月,贺子珍才来到毛泽东纪念堂,瞻仰毛泽东的遗容,在看到毛泽东的那一瞬间,她的眼泪又克制不住的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