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半是什么时候(月半节是什么时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忌讳和谚语有很多,今天要讲的这句有关端午节的谚语,叫——“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节水”,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俗话上半句所说的“七月半”,其实指的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中元节与清明节、寒衣节被称为“三大鬼节”,七月半这一天,人们认为阴气极重,尤其是夜晚十二点,在神话传说中,被认为是阴曹地府大开鬼门关的时刻。

当然,“鬼”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并不足以为信,而在许多俗话中,也认为“鬼”并不可怕,因为“人不犯鬼、鬼不犯人”、“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只要内心坦荡,充满正气,自然神鬼不敢侵犯,鬼并不可怕,因为世界上也没有鬼,因此,俗话上半句道:“不怕七月半鬼”

俗话:“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节水”,何意?端午谚语早知道

相对于虚无缥缈的鬼,端午节的“水”更加可怕,于是,有人便会问,端午节的“水”,指的是什么水?很多人率先想到的是“午时水”,午时水是端午节所特有的,所谓的午时水,指的是端午节当天,正午时分的井水,坊间素有“打午时水”的习俗,如果往午时水中加入五谷,则是“五谷水”了,关于午时水的说法,流传甚久,其起源已经久到无从考究了。

然而,这句俗话“就怕端午节水”中的水,并不是指午时水,而是指端午节下雨。

关于端午节下雨不好的俗话,也有很多,例如“端午晴遇丰年,端午雨泪涟涟”、“端午一日情,稻收多一成”、“五月端午雨生虫,六月六日雨灭灾”、“没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端午有晴天,丰年错不了”等等,那么,为何古人会认为端午节下雨不好呢?

俗话:“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节水”,何意?端午谚语早知道

众所周知,古代是农耕社会,作物的收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时物候,端午节下雨,并不符合农时。在古代的名酒制作时,有“端午踩曲”的讲究,因为端午节是酒曲原料小麦收割的时节,北方收小麦,最忌讳的是下雨,因为雨水会让小麦的杆变得不脆,镰刀割小麦存在难度,反而晴天则没有这个顾虑。

与此同时,如果南方端午下雨,则被认为梅雨季节提前了,而南方稻谷正处于生长期,需要的是阳光,而不是阴雨,同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端午时节下雨,对于很多在端午节收成的作为而言,保存存在难度,容易发霉,腐烂。

俗话:“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节水”,何意?端午谚语早知道

以上,便是俗话“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节水”的解释,可见,俗话中的说法,是非常接地气,贴近古人的生活,对古人的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一定指导意义的。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并列,关于端午节的民俗、谚语,值得人们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