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什么意思(古代衣冠禽兽什么意思)

文/大山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那些品德败坏,行为好比禽兽一样的人。

我们常常会在一些相关新闻中看到这个成语,比如某某人衣冠禽兽、一场衣冠禽兽的狂欢、衣冠禽兽怎么配谅解之类,在网上搜索衣冠禽兽这个成语,看到的解释是这样的:衣冠禽兽,指外表衣帽整齐,像个人,行为却如禽兽,比喻卑劣的人。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九品芝麻官》中两位衣冠禽兽

但实际上这个成语的原意根本不是这样,了解了这个成语最初的来源之后才发现,这个成语原来竟然是个褒义词,而且至少被错用了400多年左右!

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明朝,明朝初年,朱元璋即位不久,鉴于局势尚未安定,朱元璋便下令制定全新的官服,明代服制规定,从一品到九品各级官员的官服,不仅有着各种不同的颜色,而且上面的图案也各不相同。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比如一品官员到五品官员的官服均为紫色,六七品官服为深红色,八品九品则为深浅不同的青色,随着明王朝的发展,官服的色彩和装饰也曾经发生过一些变化。

在明朝时期,文官和武官官服上的动物也各不相同,文官官服上一般都绣有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等各种飞禽图案,而武官的官服上则绣着各种猛兽或者一些独特的动物,比如狮子、老虎、豹子、熊、犀牛、海马等等,因此人们在当时也称官员们为“衣冠禽兽”。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这个成语不仅和明朝官服设计有关,而且和中国科举制度也有着很大的关系,科举制度最早始于隋朝,但也有学者认为始于汉朝或唐朝,也就是说科举制度至少存在了1300年左右,科举制度极大地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命运,可以说科举制度中国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了。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在古代,万千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早日步入仕途、光宗耀祖、彻底改变人生,在明朝初期,自新的官服设计出来之后,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就是一个令无数人羡慕的褒义词,但到了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严重、民不聊生,衣冠禽兽才变成了人面兽心、为非作歹的意思。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有关衣冠禽兽这个成语含义演变的最早记录,目前只找到了两处,一处为明代作家陈汝元所述,他在《金莲记·构衅》中曾经这样写道:“人人骂我作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另一处为明代作家凌濛初所述,在他的《二刻拍案惊奇》中这样写道:“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影视剧中的衣冠禽兽 汉尼拔

陈汝元所在时期为1580年左右,生卒年没有准确时间,大致上也就是明神宗年间,而凌濛初的生卒年则为1580年(明万历八年)-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陈汝元的记录明显要更早些,如果从1580年开始算起,衣冠禽兽这个成语至少被错用了440年。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不少成语或诗句,它们的本意和如今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比如“奇葩”这个词,原先指的是奇特而又美丽的花朵,但现在却被用来形容荒谬的人或事,再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之中: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成语“衣冠禽兽”被错用了400多年,原来它的本意是这样的

这首诗实际上是李商隐用来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诗,但后来却一直被人们用来形容老师的无私奉献。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古代的很多成语、诗句或者词语的意思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今人们也早已经习惯了它们现在的含义,所以这些成语或诗句才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