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在油管上面有一个很火的食盐,一位作死的外国人在坩埚里放入50克食盐(它用的是美国Morton牌的kosher盐),用丙烷气燃烧罐加热食盐,当坩埚口冒出黄色火焰,及时往水里扔。

融化后的食盐,在与水接触的一刹那,就会迅速膨胀外扩,发生爆炸,直接把水缸也炸裂了。

外国人民也尝试了熔化的硼酸钠,碳酸铵和热硼酸,但是也没有任何反应,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那么将熔化扔进水里,是不是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结果显示,虽然也会发生爆炸,但是威力却减小了很多。

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这究竟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呢,其实这个现象早在1977年,就被科学家关注到了,科学家给出了两种解释。

一种认为:氯化钠在熔融态的表面张力很低,在水中,不会像金属或其它盐类一样形成球形,而是会很容易散开。初始的水蒸气很容易就将盐球打散,进入球内,进入盐球内的水和被炸开的盐球进一步被炸散,最终形成无数小球,迅速地将热量散发到水及水蒸气中,产生迅速膨胀甚至超音速冲击波,从而展现为爆炸。

还有一种认为这和鲁伯特之泪很像,鲁伯特之泪是指熔化的玻璃在重力下自然滴入冰水中,形成的蝌蚪状的玻璃泪滴,这种玻璃有着奇妙的物理特性:泪珠本身比一般玻璃坚硬很多,能在8吨压力下不碎 ,然而,若是抓住其纤细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压力,那么整颗玻璃泪就会瞬间爆裂四溅、彻底粉碎。

氯化钠液体球进入水中后,表面迅速固化,形成类似鲁伯特之泪的效果,不同于玻璃,这个氯化钠的鲁伯特之泪会自己炸开来形成微小的盐粒,盐粒本身爆炸的冲击波加上无数小盐粒的巨大表面积迅速加热水产生的蒸汽及冲击波,形成了表观上的一个爆炸。

但是这两种解释都不能完美解释这个实验,还有科学家认为是氢气爆炸,1993年的时候,广州市郊某电镀厂被人投放食,盐 , 引起电镀液爆炸 ,这是因为当大量食盐(氯化钠)投入未通电的电镀液里,它与水混合,起溶解饱和的作用,形成高浓度的盐水,一旦通以直流电进行电镀,饱和盐水即起分解反应,生成烧碱、氯气和氢气。槽内可发生黄绿色气体和一股特殊的气味,此乃氯气,其化学反应式:

2 NaCI+ 2 H2O➡️ 2 NaOH+ CI2+ H2

氢气是最轻的无色无嗅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当与氯的混合物受到光线的照射即发生爆炸而形成氯化氢。氢与氧结合,以2:1的比例混合亦可构成爆炸混合物。因此,当工人发现电镀液有问题,在未关电源就急于取出镀件,由于移动阴阳极,使氢、氯与空气中的氧按一定比例混合接触,从而导政爆炸。

而食盐溶化爆炸也可能是类似的原因

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库伦爆炸,并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他们认为也就是静电斥力引起的钠钾合金(液态)爆炸((液滴大小无法束缚液滴内部电荷发生爆炸)。带同种电荷的离子彼此之间会产生强烈的排斥,这种排斥力转化为动能,由此就引发的爆炸——称为“库伦爆炸”(Coulomb explosion)。

钠钾合金遇水后是合金表面电子迅速进入水中而使合金带正电,在表面产生大量刺状突起,这些突起增大了合金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加速了合金中电子进入水中,也就加速了合金中正电荷的增长,从而引发库伦爆炸。

这四种解释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都需要更多的证据和实验去论证,这个现象可能还需要更多地进行分析。

说来有趣,这个小哥在炸了水缸之后,又进行了多次的操作,炸了西瓜、椰子等,证明这在水果里也可以实现,真的是生命不息,作死不止。

最后提醒,这个实验具有危险性,请勿轻易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