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来历故事(压岁钱的来历故事30字)

压岁钱,又称压祟钱。是我国传统的年俗之一。古人传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晚辈收到压岁钱,就可以愉愉快快度过新的一年。压岁钱不仅在民俗文化中有着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的寓意,还寄托了长辈渴望晚辈身心健康的美好愿望。现在每逢春节期间,长辈都要发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已成为孩子们过年最为盼望的礼物。当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后,一个个兴高彩烈,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或交给父母存放。而自己计划着购买玩具和学习用品,还学着理财。这就不难看出,压岁钱心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童心和欢乐。同时压岁钱也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更多的是一种祝福,含有美好期望的特殊心意。

那么,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侯发给孩子们压岁钱呢?这个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原来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而且压岁钱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的。

压岁钱起源较早,其本真来由无考。相传,在那久远的古代,小孩子易受鬼祟侵害。有一种黑身白手的鬼怪小妖,人们称它为"祟″,每逢大年三十儿夜里出来活动,偷偷潜入百姓家中,看到小孩儿,就用它那魔鬼般的小白手,在熟睡孩子的头上摸三下,顿时孩子被惊吓得大哭起来。然后孩子头疼痛、发高烧、讲呓语、说胡话,从而得病。几天后高烧虽然退去,可原来聪明机灵的小孩儿却变成了疯疯癫癫,精神恍惚的傻子。人们为了防止祟来危害孩子,每每大年三十儿,整夜点灯不睡,同孩子在一起玩耍。被称为"守祟″。

传说,上古时期,有一对夫妻,老年得子,视儿子为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到了大年三十儿晚上,他们怕祟来找事,就拿出八枚铜钱给孩子玩。到了后半夜,孩子玩累了,睡着了。老两口就把这八枚铜钱用红纸包住,放到了孩子的枕头低下。夫妻俩仍然不敢合眼,但不知怎么,竟一不小心睡着了。半夜里,一阵阴风刮开了房门,吹灭了灯光,当祟刚伸手去摸孩子头时,枕头边就发出道道刺眼的强光,致使祟瞬间受伤,吓得心惊胆战,夺门而出,逃之夭夭。第二天,夫妻俩把昨晚用红纸包着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情,告诉了大家,此事不胫而走,争相模仿。后来人们便传说那八枚铜钱,是八仙的化身,专门来保护孩子的。从此祟再也没敢来过,孩子们也就太平无事了。因"祟″与"岁″是同音字,而后,逐渐由压崇钱演变为了压岁钱。

那么,压岁钱的历史沿革又是怎样的呢?

汉朝时期。压岁钱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汉代,在汉代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并非做买卖的货币,而是为了让孩子们佩戴玩赏而专门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一般正面铸有,当时真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祥瑞语,如"千秋万代"、"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字样;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星斗、生肖等纹饰。

汉魏六朝时期。那时的压岁钱开始流行起来,品类繁多,但这种压岁钱也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没有购买力。当时的压岁钱,有特制钱与一般钱两种。特制压岁钱是仿制品,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以上两种压岁钱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禄祷禧″、"长命百岁″等字样。到了大年三十儿晚上,长辈们将压祟钱,都用红纸包好,直接赠予晚辈压邪攘灾护身用。

唐朝时期。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为立春日,不但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而且立春之时赐压岁钱,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习俗。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云: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常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不仅可以作为新年守岁给小孩的礼物,也可以赐给新生儿,起保佑庇护的作用。《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得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避邪去魔的护身符。洗儿钱多以铜质铸后鎏金沾银为主,钱面文字多为当时流通铸币上的文字,也有一些瑞祥图。文字一般为"长命百岁″、"多子多孙″、等吉祥类的语言。

宋朝时期。已将春节由立春之日改为正月初一,压岁钱已经形成了一种民俗。当时的压岁钱,也称压惊钱。提起压惊钱,这还得从一起拐买儿童未遂事件说起。南宋《程史》记载,宋神宗年间,朝廷枢密副使王韶的小儿子南陔在春节游玩时,被歹人掠走。然而,在歹人逃跑的途中,巧遇朝廷的车子经过,机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声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南陔,仓皇逃跑。随后南陔得以随着朝廷的车子进入皇宫,见到了皇帝宋神宗。宋神宗问清了事情经过后,就赐予南陔"压惊金犀钱″给他压惊。此事很快流传于民间,于是百姓纷纷效仿,孩子们在过年就有了"压惊″的"压岁钱″。

元朝时期。因在宋元时期,正月初一取代了立春日,称为春节。所以在元朝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也就演变成了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明朝时期。方孔圆钱基本取消,长辈则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作为压岁钱发于晚辈,其寓意为"长命百岁″。

清朝时期。压岁钱的习俗已经成熟,无论是皇室宫廷,还是普通百姓家里,都保留了这一风俗习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有的地方,把孩子的压岁钱也称为"串钱″。

民国时期。除承袭了明清时期压岁钱风俗外,也像明朝一样,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用红纸包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当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总喜欢用连号的新纸钞做压岁钱赐予晚辈,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之意。这种送连号压岁钱给晚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新中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直到现在,压岁钱作为春节民俗之一,依然盛行,但压岁钱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快慢上下波动。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只有一毛或两毛,最多五角,需要给长辈磕头后才能得到;60年代,家庭经济条件差,压岁钱就用一把瓜子、一把花生、几块糖果,顶替了事,但一家人过得很甜密;到了70年代,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数能得到五到十元压岁钱;8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加块,家庭条件变好,城里的孩子能领到几十上百元的红包;到了90年代晚辈们毕恭毕敬的给长辈说声"XⅩ新年好!″或"XⅩ新年快乐!″就能收到成百上千的压岁钱;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的经济繁荣,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也越来越多,致使压岁钱的传统寓意变了样儿,长辈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

最近几年来,压岁钱作为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年俗,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被线上产品化,凭着简单的交互和社交关系的裂度式传播,成功俘获了用户的欢心,而线上的红包在每年春节期间的流行也让它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民俗。

总之压岁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历史的长河中远远走来,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变迁,压岁钱由真钱替代了象征性仿制的假钱,由对鬼祟起震慑性的作用,逐渐强化了实用性的意义。目前又把纸质压岁钱变成了互联网和微信发红包。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还会改为流通数字货币,用刷脸来发压岁钱。总之压岁钱有着属它自己的轨迹和意义。不管它的形式和花样有多少改变,但它的核心和初衷,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愿我们在热闹美好的新年氛围中,发扬和保持这一优良传统,构建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和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