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区别(新四军军服和八路军军服的区别)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

为纪念八路军、新四军成立80周年,中国军网微信特推出专家系列稿件,从不同视角介绍历史上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红军改编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新四军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革命军相同。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延安的一支八路军部队在训练。

军服的式样与国民革命军相同

八路军、新四军军服主要品种有军帽、军衣、军裤、军大衣、标志符号等。军帽分单帽和棉帽。常见的单帽为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前端成坡状,后端齐帽顶。帽围两端靠两粒小钮扣结合在一起,在帽墙前面正上方帽围结合的部分缀钉一枚“青天白日”图案的圆形金属帽徽(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棉帽帽檐与单帽相似,帽围平时系于帽顶,冬季可以放下,下端可达脖颈,用一粒扣和搭绳系住,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单帽、棉帽。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戴棉帽的八路军被服厂女战士。

军上衣分夏服和冬服,制式相同,各级军官同一制式,为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均有袋盖;上面两个口袋袋底为圆形,下面两个为方形;袋口中央各有一颗纽扣;上面两个口袋的袋口与第2粒纽扣平齐,下面两个口袋的袋口与第5粒纽扣平齐。士兵服基本与军官服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士兵服上衣腰后左右衣缝上各加布袢一个。军上衣不分大小号码,长度一律“二尺五”。经常看到一些照片上八路军小战士、女战士穿着又长又大的军装,像短大衣似的,这都是因为大小号码不分的“二尺五”。当然,条件好时,也专为小战士、女战士作了短小的军装。军上衣左臂佩戴白底蓝字长方形布质臂章,八路军的有“八路”“十八集团军”“18GA”几种,新四军则为“新四军”或“N4A”等。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小号兵穿着肥大的“二尺五”。

军裤,干部为西式裤,裤腰两边各有一个侧袋,右侧侧袋旁有一表袋。士兵为改良中式裤。

军大衣。分官兵两种,翻领,双排扣,衣长及膝盖与足背之间的二分之一处。腰部两旁各有一个暗袋,军官大衣有袋盖,士兵大衣无袋盖。衣后有两根互相搭接的横腰带,缀两颗纽扣,带端互叠约12厘米。横腰带下正中开一衩。军官大衣为长衩,衩之两边折叠,上缀3颗纽扣;士兵大衣为短衩,不折叠,不缀扣。但实际上士兵大衣很少,通常是几人或一个班才有一件,属于公用,夜里谁站岗谁穿。就是军官大衣也不是每人都能发到。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新四军军服、军帽。

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军服的样式大体是固定的,多数部队基本上沿用国民革命军的军服式样。1944年冬服开始分1、2、3号和特号,按身高配发服装。1945年又分为男军服、女军服。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八路军和新四军一些部队取消了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

军服颜色与用料有较大差别

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抗战影视片,八路军、新四军军服颜色有灰色,有土黄色。有人就说这个不对,或那个不对。实际上,这两种颜色确实都有。由于条件所限,八路军、新四军服装颜色和用料的差别较大。因为抗战时期环境十分艰苦,各个抗日根据地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军装,而每个根据地所接触到的布料和染色剂都有区别。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服颜色、用料也都无法强求一致,一般由各大战略区决定。军服颜色以青灰色、草黄色居多。八路军总部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的军服为灰色;陕甘宁边区部队分灰、蓝两种;晋察冀军区部队为土黄色;山东军区夏服为草绿色,冬服为土黄色;等等。总体上看,抗战前期灰色居多,后期多改为土黄色。如八路军第一二○师抗战前期的军服为灰色,1940年后,由于在敌占区买不到硫化青染料,但能从槐树籽等植物中提取出黄色染料,从那时起军服改为黄色。

军服染料主要靠就地取材,灰色多来源于橡壳、烟灰,黄色则主要来源于黄柏根、黄芹、槐子。开国上将王新亭回忆道:“那时候,我们筹集到白布,但买不到染料,便采取土办法,用槐花子染布,做成军衣。虽然布匹染得黄绿不匀,但是,每个新战士都领到了一套新衣,穿起来很有精神,整整齐齐到了部队。”

1941年夏天,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还专门以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名义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收集槐子的命令。以一个师的首长下达这样的命令,这在世界军服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1938年,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右)和邓小平政委合影。

1944年山东军区后勤部《关于被服装具制度的规定》提到,“军服颜色统一,要求保护色,夏季草绿色,冬季土黄色或灰色,要看平原地、山地来分别。”王诚汉上将回忆道:1944年9月5日,在河南省林县临淇镇郭家园,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召开了支队成立暨挺进豫西出征誓师大会。“由于经济困难,再加上部队来自几个单位,支队没有统一颜色的军装,灰色、杏黄色、黄中带绿几种颜色都有,全是土法染制而成的;枪是中正式或三八式,每人身上挎着一个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来的牛皮弹匣,精神抖擞地集合在操场上。”

军服用料以粗布(土布)为主,也有部分细布(洋布)。此外,尚有呢、毛、皮等做军服材料。1943年后,陕甘宁边区部队军服用料较前统一,单衣为“半洋布”,衬衣为“纯洋布”,冬衣为“纯土布”。八路军总部与一二九师的冬服,除用粗、细布做面料外,1944年还曾以皮革为材料制发皮短衣。为便于八路军在敌占区夜间隐蔽行动,冀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冬开展“打狗运动”,冀中军区供给部一次就收购了60万张狗皮,加工制成皮大衣和皮背心,发给部队。战士们穿上后唱道 “狗皮好,狗肉香,吃饱穿暖打东洋,浑身上下有力量!”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穿着粗布军装、佩戴“18GA”(十八集团军)臂章的八路军战士。

军服来源有多种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军事斗争形势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服装来源,主要由各大战略区部队采取多种方式解决。

国民党政府供给 抗战初期,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党政府曾给八路军、新四军发放过一些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1937年8月,八路军刚改编时曾拨给4.5万套单、棉军衣,以及帽子、皮带、绑腿、挂包、军毯等军需品。八路军出师华北路过太原时,阎锡山补充了一些弹药和棉衣、棉鞋。1938年改发服装费和部分材料。1939年—1940年,国民党政府减少了供应,只发棉衣和供缝补服装的布料,而且也没有按许诺的兑现。1940年11月完全停供。

部队自行筹措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很大一部分由各部队自行筹措解决。例如,八路军一二〇师在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的率领下,于1937年9月8日从陕西开赴晋西北,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入冬后,1万多名战士还穿不上棉衣。为保证部队过冬,由关向应政委亲自出面,带着宣传部长、供给部长和军实科长到山西临县做工作,在临县商会帮助下,暂借到棉衣1万套、棉被7000条、棉鞋2000双,总算解决了部队的冬装问题,渡过了抗战后的第一个寒冬。一一五师独立团,平型关战役后队伍扩编。为了解决部队的冬装问题,在新收复的山西灵丘、广灵、浑源、阳源和河北的涞源、易县等县城和集镇收购棉花、布匹,由供给处组织当地裁缝店铺突击制做两个月,解决了部队棉衣问题。

军队被服厂生产自制 为了解决被服生产供应,八路军、新四军各军区都建有被服厂、纺织厂、鞋厂等,承担被服装具生产任务,有的做到全部自给,有的部分自给。1939年仅八路军总部被服厂,每日能生产400套单衣,200套棉衣;织布厂每月织布200匹;染布厂每日染布50—100匹。1939年前,八路军全军共办被服、纺织、制鞋等军工厂79个,拥有军工4600人。被服装具厂从1939年后发展较快。到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新四军共创办军需工厂400多个,职工约4万多人,主要设备约9千多台,对于保障部队被服需要,起了重要作用。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晋察冀军区被服厂为前线八路军战士赶制军衣。

根据地政府和人民的支持 边区和根据地政府为解决部队军需作出了很大贡献。如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从1942年9月,对被服供应实行一元化领导,将中央和军队的纺织厂、被服厂都交财政厅,顺利地完成了下半年的生产任务。共发部队军衣100889套,衬衣17537套,单鞋106361双,棉衣31790套,棉鞋54838双。1943年,边区政府服装制造能力显著提高,为军队生产服装12万套,染布2万匹,弹花20万斤。经过两年的努力,布匹自给率达到70%以上,基本上保证了部队的供应。

抗日根据地群众,特别是广大妇女,为八路军、新四军缝制被服做出了很大贡献。据1942年8月2日第十八集团军后勤部、野战供给部《给各军分区供给处服装缝制工作的指示》,“军鞋的解决基本上应依靠发动地方群众制作”。原新四军直属供给处主任甄子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部队在服装供应方面,主要靠自己建立被服工厂生产。但有大量鞋子则由地方妇救会发动群众制做,以慰劳部队的名义供给部队。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边区人民为八路军送军鞋。

爱国人士捐助 1938年到1939年,上海市人民开展了群众性的支援新四军运动,组织义演、义卖,共募得数十万元,其中一部分款项买了药品,一部分买了约5万套军衣所需的布匹,有力地解决了新四军将士的就医御寒问题。1938年冬,中华职业教育社“译报”等单位,动员工商界爱国人士踊跃捐献,一次募集了3000多匹布和2万多双胶鞋运送皖南军部。1939年5月,保卫中国同盟在各国朋友和援华机构中开展为新四军伤员募集2万条毛毯的运动。香港爱国同胞还给陕甘宁部队寄来棉背心、皮大衣、胶鞋、毛毯等物资。这些捐献,对艰苦条件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犹如雪中送炭,缓解了被服供应上的困难。

部队自己动手,解决服装 1940年后,由于日寇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造成根据地经济困难,部队供应紧张。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士们自己纺线、织布、染布、做军鞋。据八路军供给部部长叶季壮回忆:“……被服则全靠自己缝制,每人每年一套或二套单衣、一套棉衣,有的还发给衬衣、帽子、裹腿、子弹袋、干粮袋及被服等,亦做到能够补充缺额,虽然不甚整齐,但亦可保无缺。其余鞋袜手套,战士亦能做到自给,夏天则打草鞋,冬天则用毛织,特别是后方部队,更为普遍。”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干部、战士纺线。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机关干部、战士自己动手缝制棉衣、棉被。

1940年6月24日,一二九师政治部下发《号召各部发起自制毛衣运动的命令》,提出:我们的口号应该是“毛衣、毛袜、毛手套,每人一样一件”“自己织自己穿”“织得好就穿得好”“织得快就穿得快”。部队被装自给率逐年增加,如一二○师被装自给率1941年为8.5%,1942年为12.5%,1943年为21%,1944年为30%。

取之于敌抗日战争时期,战场缴获是八路军、新四军武器装备、军需给养的一个重要来源。八路军、新四军的一部分被装就是利用战场缴获,取之于敌,补充自己。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重创日军板垣师团的一个辎重队,缴获了大批被装和其他物资,仅军用大衣就足够一一五师每人1件。1941年冬,山东军区铁道游击队奉命截击敌军运列车,缴获1.8万匹洋布,800套军服及军毯等物资,装满了200多只小船。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八路军官兵穿上了缴获自日军的呢子大衣。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1943年初,新四军三师八旅在苏北阜宁县陈集战斗后,战士们头戴缴获的钢盔在战利品前留影。

军服配发标准低,但也很难保证

抗战时期,由于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包围,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标准,主要由各大战略区依据当地经济条件、战争环境等因素制定,许多二级军区甚至军分区也制定标准。八路军总部地处太行山区,与一二九师部队执行同一标准。陕甘宁边区部队和党、政、学人员的被装标准,由边区政府制定。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相对条件好一些,部队被装标准也较其他军区略高。新四军部队的被装供给标准,由各师制定,标准大体一致。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穿上新军装的八路军小战士。

总的看,由于根据地经济落后,加上敌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被装标准是低水平的,仅能勉强维持部队作战、生活的最低需要。一般每人每年发单衣2套,棉衣1套,单帽、棉帽各1顶,鞋(布鞋)4双左右,有的还发2双草鞋。衬衣、袜子说不准,好年景时发,困难时就不发。大衣、棉被属于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能发上。除了条件较好的冀中军区,大衣、棉被每人都发,其他军区都达不到。大衣一般是连排干部以上发,战士按比例发,谁站岗谁穿。如一二○师兼晋绥军区1941年每10个人发1件大衣,1943年条件好了,改为每5人发1件。此外还有毛巾、绑腿、腰带、挂包、米袋等,也不是每年都发。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一个乐观、自豪的小八路准备出发,身穿长及膝盖的“二尺五”,身上挂满了毛巾、挂包、水壶、水杯、米袋等。

即便是这样低的标准,也不是都能保证。标准归标准,能不能达到那还两说着。据抗日老兵宋述分(当时是冀中军区二十三团二营战士)回忆:“1939年快入冬时,我们才换上了棉衣,都是灰色军装,军装布都是手纺线织的,线很粗,布厚,但不结实。每个人一顶棉帽子,一套军装,还有棉大衣。这棉大衣没有全发,一个班里头只有三五个人有。没有棉大衣的,给发一条被子,这被子上有个领子,站岗放哨时把被子打开,系上带子披在身上防寒。不管怎样,这防寒的东西也能挺它一阵子。”由于鞋袜供给不足,“因此,战士们在反‘扫荡’战斗中,赤足作战成了见惯不惊的现象。正因为战斗鞋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大的增加了战场上动作的困难,随之影响到战士们杀敌精神的发扬。”条件较好的冀中军区尚且如此,其他部队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节省,有时不得不延长服装使用期,如一二九师1943年规定,“凡去年冬新领的棉衣、皮衣,无论如何破烂必须照前此规定,用裤面缝补,再穿一年。不得有任何借口……”时任抗大二分校校长的开国中将孙毅回忆道:“我们穿的是黄绿色的粗布军衣。每年一身棉衣,一身单衣,到了春天,棉衣拆去棉花就是‘夹衣’,到冬天絮上棉花又成棉衣。严冬季节,师生们衣被单薄,晚上冻得睡不着觉。我就组织大家把床单缝成大口袋,上山打回柴草塞进口袋里,做成草褥子。”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1945年8月中旬,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鲁中军区部队发起临沂战役。图为率先突入临沂城内的尖刀班战士。

原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长胡弼亮回忆:“1939年12月,冬衣还没着落。张云逸指挥知道我们无钱做棉衣,要我到胡服(即刘少奇)处去取钱。我从他那里拿来600元做了棉衣。1940年4、5月份还发不了单衣,干部战士撕去棉衣里的棉花当夹衣,直到端午节才发了第一套单衣,到了中秋节才发第二套单衣。衬衣还是没有办法发下去。战士只有一套衣服,没有替换的。夏天战士到河里洗澡,洗了衣服晒在河滩上,等衣服干了才能上岸。女同志没有替换衣服就更加困难了。”

当时别说普通战士,就是全军统帅、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也只有一套棉衣裤。1939年冬,延安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奉命来到毛主席的住处杨家岭。萧劲光进屋时,毛主席还躺在炕上盖条棉被批文件。萧劲光知道毛主席一般晚上办公,上午休息。此时见他下午了还在炕上,以为他病了,就问:“主席,你哪里不舒服,要不要我叫医院来人看看?”毛主席笑着指了指火墙旁正在烘烤着的湿棉裤说:“我唯一的一条棉裤洗了,我哪里起得了床哟!起来我就会光屁股。”萧劲光当即表示让人送来一套棉衣裤,被毛主席坚决拒绝了。

这就是拥有几十万党员和军队的领袖!

不仅如此,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着一套洗得发白,还是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大家看了,都劝他换一套新军装,但被他给拒绝了。有一次,同志们就背着他给领了一套新军装。毛泽东发现后,就硬逼着要让大家把新军装给退回去。依旧穿着整整穿了四五年的旧军装。你们知道那条旧军装上到底有多少块补丁吗?一个警卫员数了一下,大大小小,一共有18块!

有这样的统帅,有这样的军队,哪有不胜的道理?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除了毛泽东,不知还有哪支军队的统帅穿过补丁裤子?

由于八路军尤其是一线作战部队军服都很破旧,加之武器装备简陋,被日寇和国民党军蔑称为“穷八路”“土八路”。“穷八路”,三个字道出了八路军、新四军当时对敌斗争环境的艰苦。

不错,他们是“穷八路”,他们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神八路”,他们是真正的中国脊梁!

原来是这样!细看八路军、新四军军服

整装待发的新四军战士。他们身上衣服、鞋帽的式样、颜色都不统一,但个个神情严肃、斗志昂扬,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