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是哪个国家 (哥本哈根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最近,城市规划咨询公司 Copenhagenize Design Company 公布了 2019 年度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前 20 名。同上两届评选结果相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依旧保持着第1名的位置。

究竟是什么使得哥本哈根的居民如此热爱自行车?又是什么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适合骑自行车出行的城市呢?这篇文章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相信每个拜访过哥本哈根的朋友,都会对街头往来不断的自行车流留下深刻的印象。在 2016 年,哥本哈根的自行车的数量就超过了汽车,是个名副其实的“自行车之城”。

这里有超过 62%的居民以自行车作为上班通勤或上学的交通工具;城市居民每天加起来的骑行里程高达144 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 31 次

可以说,无论人们是否考虑个人健康、缓解交通压力或减轻空气污染与碳排放,自行车是哥本哈根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种所谓的“时髦”或潮流。

哥本哈根这座“自行车之城”并非一日建成,哥本哈根自行车文化有着与自行车本身同样悠久的历史。

19 世纪 80 年代,最早的自行车被引进丹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 20 世纪初,自行车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里自由与平等的标志,工作日骑车上班、休息时骑车去郊外在城市中的各个阶层里流行开来。

随着战后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50 年代起,同其他欧美各国相似,汽车逐步成了人们想象“未来城市”必不可少的符号,丹麦的城市规划者们也坚信未来属于汽车与高速公路。

60 年代的哥本哈根街头

不过有趣的是,历史与丹麦开起了玩笑,70 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让这些“现代化高速城市”的建设停滞下来,对汽车消费加以重税控制、同时寻找可替代性清净能源成了丹麦

政府

的新任务;同时,随着“无车星期天”(Car Free Sundays)活动在哥本哈根的引入,自行车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到了 1974 年,丹麦骑行者联合会提出了首个自行车网络规划;2008 年由哥本哈根市政厅发起的“I bike CPH”的活动,更是成了哥本哈根在全球范围内一次颇为成功的城市营销。自行车文化在哥本哈根已经深入人心。

Copenhagenize Design Company 是一家在哥本哈根、布鲁塞尔和蒙特利尔均设有分部的城市规划咨询公司,从 2011 年开始,每隔两年这家公司就会发布一次“哥本哈根指数”(Copenhagenize Index),以综合全面的角度给出世界上的自行车友好城市排名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考量范围内,只有城市居民出行选择自行车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比率高过 2% 的城市才有资格参与评选。

在今年的评分系统中,围绕自行车基础设施、自行车文化氛围和相关政策计划三个方面,共有 13 个细分测评指标。我们在其中选择了 5 个指标,或许能给你对哥本哈根——这座世界上最适合骑行的城市一个新的认识。

Bicycle Infrastructure

让哥本哈根连续 6 年位列世界自行车友好城市榜首的因素有很多,但完善且人性化的自行车基础设施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

为了减少机动车对骑行的干扰,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均涂上鲜亮的颜色加以区分,部分车道还做了抬高处理;同时,参考机动车道,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也设有双向车道,并在路口处划分为左转、右转及直行道。

除了共用的道路外,自行车还享有专用的道路,在这些“高速公路”上,不仅机动车是禁止的,步行也同样受限。

为了突出对骑行者的友好,哥本哈根的许多路口推行独立的自行车信号灯,并给予至少 4 秒的信号优先;同时,部分自行车流量大的道路还设有自行车计数器,以便骑行者更好地规划路线,避免自行车拥堵。

不同于国内,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包括哥本哈根,带自行车乘坐火车及城市轻轨也非常常见,车厢内均设有专门停放自行车的空间;市区的

摆渡

船同样允许骑行者带自行车乘坐。

从 80 年代起,哥本哈根

政府

每年都会减少 2% 的机动车停车位,为自行车腾出更多空间;街边各式自行车停泊处也为骑行者提供了方便,双层甚至多层的专用停车场更是避免了如同国内共享单车随处停放的乱象。

除了这些之外,统一而鲜明的自行车交通标识系统、十字路口专为骑行车暂停设置的脚踏板与栏杆,专为骑行者设置的倾斜的垃圾桶,都从一个个微小的细节里,保证了骑行者在这座城市中的幸福感。

Traffic Calming

无论使用什么方式出行,安全总是第一位的,骑行道路的交通安全状况自然也在测评指标中。通常来说威胁骑行人安全的莫过于马路中央行驶的机动车了。

在 2014 年,哥本哈根

政府

却设立了一条特殊的自行车街,这就是 Vestergade 街。在这条街上,机动车只能以低速单向行驶,同时必须注意和避让自行车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改善骑行的环境,防止这条本来就分外繁忙拥挤的市中心街道上不必要的交通事故。Vestergade 自行车街设立之后,工作日期间行驶在这条街道上的机动车

2013

年的日平均 2400 辆减少到了 2014 年的 900 辆左右

作为一个成功的实验案例,哥本哈根

政府

也计划有规则性地推广类似的设置,并尝试推广至全国,建立更安全的骑行交通环境。

Cargo Bikes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货运自行车(Cargo Bike)并不是种罕见的交通工具。这种前面是方形“货舱”后面则是正常座椅和脚蹬的多轮自行车总是在街头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从孩子到货物,没有什么是不能装进去的。

毫无疑问,这种比两轮自行车更加实用的设备反应出的是居民骑行的热情——哪怕搬家运货,也要骑车出门。由于更大的体积,货运自行车对行驶道路的要求也就更高。这也是为什么货运自行车的数量也会出现在测评城市是否自行车友好的指标上。

这种自行车与哥本哈根渊源颇深,它的发明就要归功于曾经居住在哥本哈根的嬉皮士们。上世纪 70 年代,一群艺术家占领了哥本哈根市区一处 34 公顷的废弃军事基地,宣布这里脱离丹麦管辖成为自由城镇,这就是著名的“克里斯钦自由城“(Freetown Christiania)

嬉皮士们嘲讽自由城外的现代主义精神,他们“依法取缔”了机动车辆,为了解决日常的运输,一个铁匠利用废床架改造出了第一批拖车,这便是如今的货运自行车的发端。

1984 年诞生初始的 Cargo Bike

后来,石油危机结束,自由城外的普通居民也难以负担高昂的汽车成本,货运自行车便迅速风靡,成了丹麦居家必备的小型运输工具。据 2015 年的统计,哥本哈根市区拥有超过 4 万辆货运自行车,要知道哥本哈根市区的机动车也不过 25 万辆。

Politics

早在 2008 年,丹麦市

政府

就发起了I bike CPH计划,并设计了一款类似“I love NYC”的 logo,以极其鲜明且统一的视觉占据城市中的街道。

除了鼓励人们继续骑车出行之外,这也是哥本哈根

政府

以自行车为桥梁与居民建立更紧密联系的一次尝试。

I Bike CPH不仅在街道上塑造了统一的视觉符号,也发行了如贴纸、T恤、环保袋等周边产品;同时为了增强居民作为“骑行者”的意识,正如机动车司机需要通过道路安全考试、学习沟通解决交通纠纷一样,

政府

还专门建立了网页上的社交论坛。

到了现在,I Bike CPH 依然在进行。无论本地或外地的骑行者都可以通过I Bike CPH 的手机端

App

随时了解规划最便捷的骑行线路,选择专门的自行车道,避开机动车流量大的车道或旧城区的鹅卵石、砖块路面。

Urban Planning

在过去的几年中,自行车道路网络的建设始终是哥本哈根城市规划的重点。有 12 座自行车桥连接着市内不同的街区,2017 年起修建的主要自行车桥梁,在每个行驶方向上都拥有5.5 米宽的车道,每日能容纳超过 22000 名骑行者

在更广阔的城市区内,

政府

以 2060 万欧元的投资兴建了超过 167 公里的 8 条新线路这些道路不仅是车道,也是一整个更适宜骑行的基础设施系统,包括路标、照明、简易维修站、限速系统等,同时骑行者改乘火车或城市轻轨的换乘站也设计得更为合理。

丹麦全国正在建设的自行车高速公路网络

纵观丹麦全境,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自行车高速公路,也将日德兰半岛上的更多城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哥本哈根的自行车文化带到其他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