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出生年月(老子出生日期为什么是个迷)

孔子问礼与老子的故事,是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这件事在战国的文献中出现过很多次,在《礼记》和《庄子》中也都有记载。从出生年月上,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而且老子是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向老子请教从道理上是说得过去的。

但奇怪的是,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却对孔子到周去向老子问礼这件事从来没提过。还有,依照战国文献,孔子见老子这件事,发生在孔子五十岁时,但《论语·为政》中记录了孔子的自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五十岁都知天命了,怎么会因对“道之要”感到困惑而去求教于老子?这感觉有点蹊跷。

而且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还提到一个人物,就是老莱子,而且认为老子就是老莱子。根据史书记载,老莱子和孔子是同时代人。司马迁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意思是:也有人说(有资料记录)老子是老莱子,也是楚人,写的书不是上下篇的《道德经》,而是另外的十五篇著作;也没有比孔子年长,而是和孔子约莫同时、同代。

如果我们想象司马迁的诚实态度,他看到过另外有老子是老莱子这一说法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老子早于孔子,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这件事,其实没有充分的把握。当然司马迁的存疑态度,部分应该来自他对《论语》、对孔子的了解,因为《论语》中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件事。

那司马迁为什么会杜撰这个故事呢?其实也不是杜撰的,是司马迁根据《论语》中的一些材料推测出来的。在《论语》上有的,是《微子》里的一段故事。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子路随孔子出行,落后了找不到孔子,路遇一位老翁,用拐杖挑着锄草的工具,子路就问:“你看到过我的老师走过去吗?”
老翁回应:“你这个人看起来很少劳动,四肢不发达,八成也不认得五谷长什么样,冒冒失失地问,谁知道你老师是谁?”接着就拄着拐杖去锄草了。子路被骂了,自知理亏,恭恭敬敬拱手为礼在旁边站着。
老翁就让和老师走散了的子路留在他家住一晚,还杀鸡做饭给子路吃,也让他的两个儿子和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了老师,将这段经历告诉孔子,孔子就说:“这不是普通农人啊,是个隐士。”要子路回头去找老翁。子路回去,老翁已经出门离开了。子路就说(可能是告诉老翁的儿子):“不贡献自己的能力去做官是不对的。长幼父子的关系不能废,那么难道君臣上下的关系就可以废吗?洁身自好,却违背了君臣上下的重要关系。君子为国君所用,不过是为了尽到臣子该有的义务,早就知道不可能实现正确的主张了!”

这段故事的关键在于老翁“以杖荷蓧”,而“老莱子”这个名字中间这个“莱”字,也就是锄草的意思。显然,司马迁认为这位挑着除草工具的老翁很有可能就是老莱子,后世于是将孔子和这位隐士的相遇对话敷衍为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故事。换句话说,司马迁明白《论语》里记录了许多孔子周游过程遭遇隐士而被质疑被嘲讽的事迹,认为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说法,可能是从这些事迹中托化出来,不见得真有孔子刻意跑到周去找这位“守藏室之史”挨训的事。

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曾说“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其实历史上很多悬案都经不起推敲,那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司马迁会倾向于相信孔子曾经去问礼过老子呢?其实在司马迁也是一个道家学派的思想家,在他的《论六家要旨》中司马谈如此说道家: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也就是说,司马迁认为道家集合了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这五家的精华优点,光这句话,司马谈就已经表明了他自己的思想立场,他是个道家,而且是从道家的立场出发来整理、评断“六家要旨”的。

更进一步说,在司马谈的六家源流分析上,明显断定这种“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的道家思想是相对后起的,所以能集合前面其他各家的优点。然而司马迁没有采纳父亲的这项主张,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他将老子的思想写成了六家之中最先、最早的。所以,司马迁偏向于道家的说法并不是没有有原因的,还是那句话,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也许真的是这样。

但不过,不管怎么说,不管孔子是否问道于老子,不管老莱子是不是老子,但这些细节丝毫不影响老子和其道家思想在历史中的地位。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